


湿法工艺成膜操作简单,易于规模化生产,是实现固体电解质膜量产的工艺之一。粉末的气溶胶工艺和干法工艺暂不成熟。
湿法工艺 | 1、浆料混合:粘合剂、添加剂和溶剂混合,但需根据电解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溶剂和粘结剂 2、成膜工艺:模具支撑成膜+正极支撑成膜+骨架支撑成膜 | 优势:与现有CAM/AAM类似设备、效率高、硫化物电解质;后续可压延或冷压 挑战:干燥、溶剂回收、低孔隙率、氧化物烧结能耗、硫化物溶剂选择限制 |
干法工艺 | 1、聚合物固体电解质:已建立干挤压工艺,聚合物和锂盐在挤出机中的均匀混合,层压到阴极复合电极上,随后的压延合SEI分离致密,并使其与电极良好接触 2、无机固体电解质:原则上也可以挤出,硬度增加和延展性降低存在技术障障 | 优势:无溶剂或少溶剂、低能耗和成本 挑战:无机电解质薄而均匀挑战性大,氧化物电解质需要烧结、能耗高 |
粉末工艺 | 1、目的:消除氧化物电解质高温烧结或显著降低烧结温度 2、粉末的气溶胶沉积过程:可形成致密薄膜1-100um,且无溶剂,需要真空操作,价格高,沉积效率低且无法规模生产 | 优势:无溶剂高质量,薄而致密 挑战:产出效率低,成本高,需要真空 |
文章来源:新能源时代
特别声明:本站所载图文内容均来源互联网,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转载稿件,仅供参考。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,或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(微信:snan2109;QQ:906945059),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。